【李觏生平简介】李觏(1009年-1059年),字泰伯,号盱江先生,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、政治家和文学家。他是“庆历新政”的重要支持者之一,主张改革弊政、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,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。李觏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社会改革,虽未在仕途上取得显赫地位,但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一、生平概述
李觏出生于江西南城,自幼聪慧好学,博览群书。他早年隐居乡里,潜心研究儒家经典,尤其推崇《周礼》与《春秋》,主张以实用为本,反对空谈义理。他曾多次应举不中,遂放弃科举道路,转而投身于教育与著述之中。
在宋仁宗时期,李觏积极参与朝政,提出多项改革建议,如加强中央集权、整顿吏治、减轻赋税等。他的思想主张与范仲淹、欧阳修等人相呼应,成为“庆历新政”的理论基础之一。然而,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,他的改革未能全面实施。
李觏晚年病逝于家中,享年51岁。尽管他在世时并未获得广泛认可,但其思想在后世逐渐受到重视,成为宋代儒学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。
二、李觏生平简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李觏 |
字 | 泰伯 |
号 | 盱江先生 |
出生年份 | 1009年 |
逝世年份 | 1059年 |
籍贯 | 江西南城 |
学术流派 | 儒家,强调经世致用 |
主要思想 | 反对空谈义理,主张改革弊政,重视《周礼》 |
政治立场 | 支持“庆历新政”,主张变法 |
教育经历 | 自幼读书,未中进士,长期从事教学 |
著作 | 《礼论》《易论》《常语》等 |
影响 | 对后世儒学及改革思想有深远影响 |
三、总结
李觏是北宋时期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,他不仅在学术上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,更在政治上积极倡导改革。尽管他在生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,但其思想却在后世不断被重新审视与肯定。他的“经世致用”理念,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,也为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