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危乎高哉的危是什么意思】在古文诗词中,常常会出现一些看似简单却含义深远的词语。其中,“危乎高哉”的“危”字,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词。它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“危险”之意,而是带有“高耸、险峻”的意味。
一、
“危乎高哉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《蜀道难》,原句为:“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”这里的“危”并不是指“危险”,而是形容山势险峻、高耸入云,具有极高的高度和陡峭的特点。整句意为:多么高峻啊!蜀道的艰难,比登天还难。
在古文中,“危”常有以下几种解释:
1. 高耸、险峻(如“危楼”)
2. 高处、高位(如“危坐”)
3. 危险、不安全(现代常用义)
但在“危乎高哉”这一语境中,应理解为第一种含义,即“高耸、险峻”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词语 | 含义 | 出处/语境 | 举例 |
| 危 | 高耸、险峻 | 《蜀道难》 | “危乎高哉” |
| 危 | 高处、高位 | 古代文学 | “危坐”(端坐) |
| 危 | 危险、不安全 | 现代汉语 | “危险”、“危机” |
三、拓展理解
在古诗文中,像“危”这样的字往往具有多义性,需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其具体含义。例如:
- “危楼”指的是高楼;
- “危言”是正直的言论;
- “危急”则是紧急的情况。
因此,在学习古文时,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,而应结合语境进行分析。
四、结语
“危乎高哉”的“危”字,虽常见,但其含义并不单一。在不同的语境下,它可以表达“高耸”、“险峻”或“危险”。而在《蜀道难》中,它更强调的是山势的险要与高耸,从而突出蜀道之难。了解这些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