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信息 > 严选问答 >

犯而不校名词解释

2025-10-16 01:42:16

问题描述:

犯而不校名词解释,急!求解答,求别让我白等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16 01:42:16

犯而不校名词解释】2、直接用原标题“犯而不校名词解释”生成一篇原创的优质内容,要求:以加表格的形式展示答案

一、说明

“犯而不校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论语·泰伯》。原意是说一个人被别人冒犯,但并不加以计较或报复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具有宽容大度、忍让谦和的品质,强调的是修养与气度。

在现代语境中,“犯而不校”不仅是一种处世态度,也是一种人生智慧。它提醒人们面对冲突时,应保持冷静、理性,避免因一时情绪而做出过激行为。这种态度在职场、家庭、社交等多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。

该成语在文学作品、日常交流以及教育中均有广泛应用,尤其在强调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场合中更为常见。
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犯而不校
出处 《论语·泰伯》
原意 被人冒犯却不计较、不报复
引申义 宽容、忍让、修养高、不轻易动怒
使用场景 处理人际关系、职场沟通、家庭教育、文学表达等
适用对象 具有良好修养、注重内在素质的人
现代意义 强调理性应对冲突、避免情绪化反应、维护和谐关系
常见搭配 “犯而不校的态度”、“他为人犯而不校”
注意事项 不宜用于涉及原则性问题或严重侵犯的情况,需区分“忍让”与“纵容”

三、结语

“犯而不校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。它倡导的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应对方式,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学会“犯而不校”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,提升个人素养,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