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信息 > 严选问答 >

冯虚御风典故

2025-10-01 14:08:59

问题描述:

冯虚御风典故,蹲一个懂行的,求解答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1 14:08:59

冯虚御风典故】“冯虚御风”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,常用于形容人志向高远、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。其典故最早见于《庄子·逍遥游》,后在历代文人的诗文中被广泛引用,成为表达自由、洒脱、理想追求的重要意象。

一、典故来源

“冯虚御风”最早出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夫列子御风而行,泠然善也,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这句话描述的是列子乘风而行,轻盈自在,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。后来,“冯虚御风”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能够不拘于世俗,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。

二、历史演变与文化意义

时间 文化背景 典故发展 代表人物/作品
战国时期 道家思想兴起 “御风而行”成为道家追求自由的象征 庄子《逍遥游》
唐宋时期 文人崇尚自然 成语“冯虚御风”被广泛用于诗词中 苏轼、李白等
明清时期 文学创作繁荣 成语多用于表达理想与抱负 李渔、蒲松龄等
现代 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为文化符号进入现代文学与影视作品 《红楼梦》、影视剧

三、常见用法与引申义

1. 字面意思:指乘风而行,如驾云飞行。

2. 比喻意义:

- 表达对自由、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;

- 形容人志向高远、超凡脱俗;

- 有时也带有消极避世的意味。

四、相关诗句举例

作者 诗句 出处
苏轼 “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” 《赤壁赋》
李白 “乘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 《行路难》
白居易 “冯虚御风,不知所止。” 《长恨歌》

五、总结

“冯虚御风”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承载着古人对自由、理想和超脱的追求,至今仍被广泛使用,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延续性。

通过了解这一典故的历史背景、文化内涵以及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运用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