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肥遁鸣高的意思是什么】“肥遁鸣高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古代文人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和推崇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在仕途不顺或不愿涉足官场的人,选择远离尘嚣、归隐山林,过上清闲自在的生活,同时又以高洁的品格和才华受到世人的敬仰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含义 |
| 肥遁 | 指隐居避世,远离尘俗;“肥”有丰足、富足之意,引申为生活无忧、自由自在。 |
| 鸣高 | 指名声远扬,品德高尚,被世人所称颂。 |
整体含义:指隐士远离世俗纷争,过着安逸的生活,同时因其高洁的品行和才学而受到人们的赞誉。
二、出处与背景
该成语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”虽然并非直接出自此句,但“肥遁鸣高”的思想与儒家提倡的隐逸精神一脉相承。
在古代,许多文人因不满官场腐败或追求精神自由,选择归隐山林,如陶渊明、林逋等,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人格魅力正是“肥遁鸣高”的典型代表。
三、使用场景
| 场景 | 应用示例 |
| 文学作品 | 描述一位不愿入仕的文人,选择归隐山林,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,被称为“肥遁鸣高”。 |
| 历史评价 | 对历史上一些隐士人物进行评价时,常用“肥遁鸣高”来形容其高尚情操。 |
| 现代语境 | 在现代语境中,也可用来形容某些人避开社会竞争,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生活方式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别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避世隐居、独善其身、退隐山林 |
| 反义词 | 追名逐利、趋炎附势、入世从政 |
五、总结
“肥遁鸣高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。它表达了对自由、独立和精神追求的向往,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,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