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通信学报什么档次】《通信学报》是中国通信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之一,由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共同主办,是国家科技部首批认定的“中国科技核心期刊”,并被多个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。该期刊在通信技术、信息理论、网络架构、无线通信等多个方向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。
为了更清晰地了解《通信学报》的档次和地位,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其综合评价。
一、期刊基本信息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通信学报 |
英文名称 | 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 |
主办单位 | 中国电子学会、中国通信学会 |
出版周期 | 月刊 |
创刊时间 | 1980年 |
国内统一刊号 | CN 11-2367/TN |
国际标准刊号 | ISSN 1000-436X |
收录情况 |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、EI、CSCD、INSPEC等 |
二、学术影响力评估
评估维度 | 说明 |
影响因子 | 近三年影响因子稳定在1.5左右(数据参考2023年) |
他引率 | 高,表明论文被其他学者广泛引用 |
投稿难度 | 中等偏上,需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性 |
审稿周期 | 平均约3-6个月,审稿流程规范 |
国际认可度 | 在国内通信领域具有较高声誉,部分成果被国际会议或期刊引用 |
三、期刊内容与研究方向
《通信学报》主要刊登通信系统、信号处理、无线通信、光通信、网络协议、移动通信、物联网、5G/6G等相关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。其内容涵盖基础理论、关键技术、应用系统等多个层面,适合从事通信工程、电子信息、计算机科学等方向的研究人员投稿。
四、期刊档次分类
根据国内常见的期刊等级划分,《通信学报》通常被归类为:
分类方式 | 等级 |
国家级期刊 | 是 |
核心期刊 | 是(中国科技核心期刊) |
CiteSpace评级 | B级(中等偏上) |
期刊分区 | 一般为Q2或Q3(依据JCR分区) |
五、总结
《通信学报》作为我国通信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,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认可度。它不仅是科研人员发表成果的重要平台,也是衡量通信领域研究水平的一个参考指标。对于研究人员而言,能够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,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学术影响力,也有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。
综上所述,《通信学报》属于国内通信领域较为权威的中上档次期刊,适合有一定研究基础和成果的科研人员投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