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道貌岸然的意思】“道貌岸然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表面上看起来正经、有道德,实际上却行为不端、心术不正。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,强调的是表里不一、虚伪做作的行为。
一、成语释义
- 出处:出自《宋史·程颐传》:“道貌岸然,而心如蛇蝎。”
- 字面意思:
- 道貌:指表面的道德模样。
- 岸然:形容严肃、庄重的样子。
- 实际含义:表面上装得一本正经,内心却极其虚伪、狡诈。
二、成语用法
- 词性:形容词
- 结构:联合式
- 使用场景:多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外表正派、实则行为不端的人。
- 近义词:虚伪做作、假仁假义、口是心非
- 反义词:表里如一、言行一致、真诚坦率
三、使用示例
句子 | 说明 |
他平时道貌岸然,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,没想到竟暗地里贪污受贿。 | 批评某人表面正直,实则腐败。 |
这些人道貌岸然,却在背后干尽坏事。 | 描述虚伪者的丑恶行径。 |
看他道貌岸然,我却觉得他不可信。 | 表达对他人表面形象的怀疑。 |
四、成语解析总结表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道貌岸然 |
拼音 | dào mào àn rán |
出处 | 《宋史·程颐传》 |
释义 | 表面上正经,内心虚伪 |
用法 | 形容人虚伪、做作 |
色彩 | 贬义 |
近义词 | 假仁假义、虚伪做作 |
反义词 | 表里如一、言行一致 |
使用场景 | 批评或讽刺虚伪者 |
五、结语
“道貌岸然”虽然字面上看似褒义,但实际上是一个强烈的贬义成语。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注重内在修养,不要被表面的“正经”所迷惑。真正值得敬佩的人,应该是内外一致、言行合一的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