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不做二不休是什么意思】“一不做二不休”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种决断果断、不留退路的行为方式。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既然不做第一件,那就干脆不做第二件”,引申为做事要么不做,一旦做了就做到底,不半途而废。
一、成语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一不做二不休 |
拼音 | yī bù zuò èr bù xiū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一不做,二不休。” |
释义 | 既然不干第一件事,就不干第二件事;比喻做事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到底,不留余地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做事果断、彻底,有时也带有一点冒险或激进的意味。 |
近义词 | 坚持到底、破釜沉舟、背水一战 |
反义词 | 留有余地、半途而废、犹豫不决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工作中 | 他决定辞职创业,一不做二不休,把全部积蓄都投进去。 |
学习中 | 考前复习时间不多了,他一不做二不休,每天学习14个小时。 |
生活中 | 她觉得这段关系已经没有希望,一不做二不休,直接提了分手。 |
三、文化背景与延伸理解
“一不做二不休”源自古代战争中的决断精神,强调在关键时刻要果断行动,避免犹豫导致失败。在现代语境中,它既可以是褒义的“勇敢坚定”,也可以是贬义的“过于冲动”。
在实际生活中,这句话提醒人们:做事情要有决心,但也要权衡利弊,不能盲目“一不做二不休”,否则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后果。
四、总结
“一不做二不休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有勇气和决断力,但也提醒我们在行动前要充分考虑后果,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陷入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