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地大物博的意思和拼音是什么】“地大物博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幅员辽阔、资源丰富。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与相关信息。
一、
“地大物博”字面意思是“土地广大,物产丰富”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土面积广阔,并且自然资源种类多、储量大。在日常使用中,它常被用来强调国家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。
从语言结构来看,“地大”指的是国土面积大,“物博”则指物产丰富。两者结合,形成一个整体,表达出一种宏观上的自然条件优越性。
在实际应用中,这个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,如介绍国家国情、地理知识等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地大物博 |
拼音 | dì dà wù bó |
出处 | 出自《汉书·地理志》 |
字面意思 | 土地广大,物产丰富 |
引申含义 | 形容国家或地区资源丰富、幅员辽阔 |
使用场景 | 正式场合、书面语、地理介绍 |
近义词 | 土地辽阔、物产丰富 |
反义词 | 地狭人稠、资源匮乏 |
三、小结
“地大物博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也体现了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一种宏观认知。在了解中国地理、历史或文化时,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强调我国的广袤疆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。通过理解其含义和用法,可以更好地掌握中文的语言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