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照本宣科是什么意思】“照本宣科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做事或说话时完全按照书本、文件或既定的条文来执行,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。这个成语带有贬义,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结合实际情况、机械地照搬照抄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照本宣科 |
拼音 | zhào běn xuān kē |
含义 | 指照着书本念,比喻死板地按书本或规定办事,缺乏变通。 |
出处 | 《红楼梦》中曾有类似表达,后广泛用于现代汉语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他人做事方式过于教条、不灵活。 |
近义词 | 生搬硬套、墨守成规、按图索骥 |
反义词 | 灵活应变、因地制宜、随机应变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描述 |
工作场合 | 上级布置任务后,下属不加思考地照搬文件内容执行,没有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。 |
教学课堂 | 教师讲课时只读教材,不结合学生理解能力进行讲解,导致课堂枯燥无味。 |
政策落实 | 领导在执行政策时,不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调整,导致政策难以落地。 |
三、延伸思考
“照本宣科”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能保证规范性和统一性,但长期如此容易造成思维僵化、效率低下。现代社会强调创新与适应力,因此在实际工作中,我们应学会在遵循规则的基础上,灵活应对各种情况,做到“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”。
四、总结
“照本宣科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反映了现实中一些人做事过于死板的现象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工作和生活时,不仅要掌握知识,更要学会运用和变通,避免成为“纸上谈兵”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