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张廷玉的资料简介】张廷玉(1672年—1755年),字衡臣,号砚斋,安徽桐城人,是清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。他自幼聪慧,勤奋好学,后通过科举步入仕途,历任多职,尤其在雍正帝时期担任重要职务,对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。
张廷玉一生历经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为官四十年,始终以忠诚、谨慎、勤勉著称。他不仅参与国家重大决策,还主持编纂了《明史》等重要历史文献,对清代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他的政治生涯虽有起伏,但总体上受到皇帝的信任与重用,是清代“桐城派”文人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张廷玉主要生平及贡献一览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张廷玉 |
字 | 衡臣 |
号 | 砚斋 |
出生年份 | 1672年 |
逝世年份 | 1755年 |
籍贯 | 安徽桐城 |
主要身份 | 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 |
所处朝代 | 清朝(康熙、雍正、乾隆) |
主要职务 | 内阁大学士、军机大臣、翰林院掌院等 |
主要成就 | 参与编纂《明史》;主持《皇舆全览图》绘制;参与制定清廷多项制度 |
文学贡献 | 文风典雅,文章多用于奏章和官方文书,影响后世文风 |
历史评价 | 忠诚谨慎,为官清廉,深受皇帝信任,被誉为“一代名臣” |
张廷玉作为清代重要的政治人物,其一生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理想与操守。他在朝廷中以稳重著称,善于处理复杂政务,在雍正帝时期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尽管晚年因某些事件受到牵连,但他一生的贡献仍被后人铭记。他的经历也反映了清代官场的复杂性与政治文化的深层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