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苦心孤詣怎么说】“苦心孤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时非常用心、费尽心思,甚至到了近乎执着的地步。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他人的努力和专注,带有褒义色彩。但在某些语境中,也可能带有一点讽刺意味,表示某人过于固执或不切实际。
下面是对“苦心孤詣”的详细解释及用法总结: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解释 |
苦心孤詣 | 形容费尽心思,独自钻研,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。 |
二、来源与出处
“苦心孤詣”最早见于清代文学家李渔的《闲情偶寄》:“凡作诗文者,皆有苦心孤詣。”意思是说,写诗作文的人,都是经过深思熟虑、精心构思的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费尽心机、煞费苦心、专心致志 |
反义词 | 漫不经心、敷衍了事、粗心大意 |
四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 |
表扬他人努力 | 他为了完成这个项目,真是苦心孤詣。 |
描述研究过程 | 她在学术上苦心孤詣,终于取得了突破。 |
有时略带讽刺 | 他苦心孤詣地设计方案,结果还是失败了。 |
五、常见误用
1. 误用为贬义:有些人会误以为“苦心孤詣”是贬义词,其实它主要是褒义,但可根据语境有不同的感情色彩。
2. 搭配不当:如“苦心孤詣地学习”虽然可以理解,但更自然的说法是“苦心孤诣地钻研”或“苦心孤诣地研究”。
六、总结
“苦心孤詣”是一个表达专注与用心的成语,适用于多种场合,尤其适合用来称赞他人的努力和坚持。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或误解其含义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苦心孤詣 |
含义 | 费尽心思,专心致志 |
出处 | 清代李渔《闲情偶寄》 |
用法 | 多用于褒义,也可带轻微讽刺 |
近义词 | 费尽心机、专心致志 |
反义词 | 漫不经心、粗心大意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苦心孤詣”不仅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也是日常交流中非常实用的表达方式。合理运用,能让你的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