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乳痂是什么】乳痂,也称为“脂溢性湿疹”或“婴儿脂溢性皮炎”,是一种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皮肤问题。它通常出现在头皮、面部、耳后等油脂分泌较多的部位,表现为黄色或棕色的油腻鳞屑或硬结。虽然乳痂看起来不美观,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,也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。
一、乳痂的成因
成因 | 说明 |
毛囊皮脂腺发育不成熟 | 新生儿的皮脂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,容易堆积油脂 |
母体激素影响 | 出生后母体激素水平下降,导致皮肤油脂分泌紊乱 |
真菌感染 | 某些真菌(如马拉色菌)可能诱发或加重乳痂 |
皮肤屏障功能弱 | 婴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,易受外界刺激 |
二、乳痂的症状表现
症状 | 描述 |
头皮出现黄色或棕色鳞屑 | 常见于头顶、发际线处,质地较硬 |
面部红斑或脱屑 | 特别是额头、鼻翼、脸颊等部位 |
耳后、颈部、腋下也可能出现 | 表现为油腻性鳞屑或小红点 |
一般无痒感 | 多数宝宝不会感到明显不适 |
三、乳痂的处理方法
方法 | 说明 |
温和清洁 | 使用温和的婴儿洗发水清洗头皮,避免用力抓挠 |
涂抹植物油 | 如橄榄油、椰子油等,软化鳞屑后再轻轻擦除 |
医疗干预 | 若情况严重或伴有感染,需遵医嘱使用抗真菌或消炎药膏 |
保持干燥清洁 | 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,避免潮湿环境 |
四、乳痂与湿疹的区别
项目 | 乳痂 | 湿疹 |
发病部位 | 头皮、面部、耳后等油脂多的部位 | 全身各处,常见于四肢、面部 |
症状 | 黄色或棕色鳞屑、硬结 | 红斑、瘙痒、渗液、脱屑 |
是否瘙痒 | 一般不痒 | 明显瘙痒 |
是否感染 | 可能伴随真菌感染 | 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|
五、乳痂的注意事项
- 乳痂通常在几个月内自行消失,无需过度担心。
- 不建议频繁用手抓挠或用指甲刮除,以免损伤皮肤。
- 如果宝宝出现发热、皮肤溃烂或持续瘙痒,应及时就医。
总结:
乳痂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皮肤问题,主要由于皮脂分泌异常和皮肤屏障功能未完善引起。虽然外观上可能让人担忧,但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,通过适当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。家长应保持耐心,避免过度干预,必要时可咨询儿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