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汗牛塞栋成语解释】“汗牛塞栋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书籍极多。该成语源自古代对书籍数量的夸张描述,形象地表达了藏书之丰、读书之勤。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及相关信息的总结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汗牛塞栋 |
拼音 | hàn niú sèi dòng |
出处 | 《新唐书·李泌传》:“泌之先人,藏书万卷,汗牛塞栋。” |
含义 | 形容书籍非常多,多得连牛都累得出汗,堆满屋子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形容藏书丰富或著作众多。 |
近义词 | 汗牛充栋、藏书万卷、浩如烟海 |
反义词 | 一贫如洗、寥寥无几、屈指可数 |
二、成语来源与演变
“汗牛塞栋”最早见于唐代史书,原意是形容李泌家族藏书极为丰富,书籍多到连拉车的牛都累得出汗,甚至堆满了屋舍。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藏书之多,也引申为著作丰富、学识渊博。
在现代使用中,“汗牛塞栋”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,表达对某人知识储备或藏书量的高度评价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,留下大量著作,可谓汗牛塞栋。
2. 图书馆内汗牛塞栋,每一本书都承载着前人的智慧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汗牛塞栋”虽常用,但不宜用于口语交流,更适用于书面表达。
- 与“汗牛充栋”意思相近,但“汗牛塞栋”更强调“塞满房屋”,而“汗牛充栋”则偏重“充满屋舍”。
五、总结
“汗牛塞栋”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成语,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书籍数量之多。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重视,也反映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。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,适当使用此类成语,可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,欢迎继续提问。